池州市:打造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
表不走了,被子旧了,鞋跟断了,裤子长了……物质生活日益丰富,但“小修小补”依然是市民“接地气”的需求。
连日来,记者走访了池州市主城区部分小区,发现不少藏在小街小巷里的“小修小补”便民店。它们不仅解决了市民生活小困扰,也让城市的市井“烟火气”更浓。
“小修小补” 多种服务提供便利
在主城区永胜巷,有一家便民缝补店深受街坊们喜爱。4月12日,记者采访店主杨峰华时,她正坐在修鞋机前忙碌着,在她的身旁,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已修待修的鞋、包等。
“您看满意吗?收您5块钱。”一会儿功夫,杨峰华将一双脱胶严重的皮鞋修旧如新。
“便宜又扎实,杨师傅的手艺没得说。”潘奶奶是这里的老主顾,她觉得在家门口有这样的一家便民店真好。
靠着一双灵巧的手,杨峰华已经在这里坚守了27年,为居民提供修鞋、修包、修伞、修补衣服等服务。“大家都很照顾我的生意,社区也支持我们,前些年改造的时候,特地给我们店面加宽屋檐。”杨峰华说。
在主城区翠微社区的小方家电维修店里,71岁的余阿姨来取前几日送来维修的电饭煲。“女儿让我丢了买新的,我不舍得,送到这儿来十块钱就修好了。”余阿姨说,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,东西坏了去修是大半辈子的习惯。
记者了解到,翠微社区的居民里,老年人占比很大,像余阿姨这样把家用电器送来维修的居民非常多。“电水壶、电饭煲、电风扇都能修,特别是换季时,我会非常忙,生意很好。”店主方明友说。
年轻人就不需要小修小补了吗?在主城区汇景社区一处角落里,一家名为汇景服饰的小裁缝店生意非常火爆,店主包蔚萍告诉记者,自己的顾客有不少年轻人。
“现在的年轻人爱好网购衣服,但买过来不合体都要改,改大小、改修身线条。”包蔚萍说,自己每天至少能接到20多个改衣单,男女老少都有,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。
“小修小补” 便民生活提档升级
让“小修小补”有序回归社区,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,贵池区各社区不断探索改进工作方法,全面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。
4月10日,贵池区清风街道百荷园社区的居民群里,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发布了“小修小补”便民服务单。记者注意到,这份服务单上包含维修家电、废品收购、裁缝店、电动车修理等12家“小修小补”店铺的凯发一触即发的联系方式。
“我们在辖区做了大量的摸底,根据居民需求,把社区范围里经营‘小修小补’店面的凯发一触即发的联系方式进行整合,分享给居民。”百荷园社区党委书记唐甜说,这份服务单不仅发布在居民群里,还张贴在各居民楼楼道口公示栏,价格则由居民与商户自行商量。
在主城区各社区,以月或季度为单位的“便民集市”已成为常态。“不仅要照顾老年人‘小修小补’的需求,我们也要考虑到年轻人。”汇景社区党委书记汪振岚介绍,在该社区近日开展的“爱心集市”上,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、牙科护理、手机贴膜、优质阅读资源共享等服务。
近年来,池州市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了涵盖便民市场、运动场地、文化活动中心、社区服务中心、医疗服务机构等在内的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,各社区均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,实现健身广场、便民市场、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,市民步行15分钟均能到达。(汪玉)
敬请关注“安徽文明网”微信公众号